從歐洲人的角度看台北,是個什麼樣的情形呢?

在這次回台灣過年前,我就讀過了這篇文章(感謝網友 Kaya 的分享),心中很有感觸。回台兩週,除了觀察街頭巷尾有什麼改變之外,我還特地向親朋好友提問,"你覺得這一兩年來,台灣有什麼變化嗎?","台灣位居世界第16大經濟體,
和世界各國相比,已經算是富裕國家,為什麼台灣人還這麼不快樂呢?"

請對此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先閱讀 台灣的愛與寂寞 這篇精彩的深入報導,再繼續閱讀五色鳥個人的感想,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德文原文 Love and Loneliness in Taiwan,作者
David Signer

台灣的愛與寂寞
文 / 顏敏如 2007-01-22

台灣有什麼樣的脈動?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像台灣一樣,工作時數每年高達2,282小時,30%的人每週工作超過62小時。台灣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二,只低於孟加拉。雖然台灣面積小於瑞士,卻是20個最成功的工業國家之一。台灣是筆記型電腦製造的領導先驅,有世界第三大外匯存款,也是手機密度最高的地區(平均每人擁有1,14支手機)。然而,只有三個國家的性生活是少於台灣,且根據「Elle」雜誌研究指出,台灣女性是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台灣同時也是最多戴近視眼鏡的國家。

這些現象之間彼此有何關聯呢?繼續閱讀
台灣的愛與寂寞

繼續閱讀
五色鳥自己的讀後感想。
在英國住了兩年多,我大概可以知道,這位歐洲作者為什麼會用一些
看來不值得一提的生活瑣事來描述台灣,而不是談談我們生產了多少液晶螢幕,或是半導體產業排名世界第幾名。對歐洲人來說,如何生活比工作的成就更為重要,工作,只不過是為了生活。

以下是五色鳥自己的讀後感想:

關於兒童的睡眠和教育

台灣的小學生和學齡前的小孩都幾點睡覺呢?八點?九點?大概沒這麼早吧,我看大部份的小孩晚上時間都是跟著大人看電視,打電動,認真一點的就是看書作功課,幾點睡覺呢?大概都是十點以後吧。

英國人普遍認為,小孩的睡眠對健康和發育非常重要,所以大部分的英國家庭,都要小孩很早上床睡覺,有多早呢?九點?八點?No, 七點半學齡前的小朋友就要上床了。上小學的小朋友可以晚一個小時,在睡前先讀半小時到一小時的雜書,不是課內書喔。每天晚上都讀一小時的雜書,累積起來的閱讀量是非常可觀的。

那英國小孩沒有回家作業嗎?什麼時候作功課呀?有的,他們也有功課,但是並不多,通常在下午放學到晚上六點多吃飯前就做完了。晚上在飯桌上和父母吃完晚餐後,稍微玩個半小時,就要洗澡睡覺了。

補習嗎?英國小孩也有補習的,但是他們不是補數理化,而是每週一次補游泳、射箭、中國功夫和芭蕾舞蹈這些我們認為對升學沒幫助的東西。

以上的觀察,是來自飛魚老婆以前幫一個 英國音樂家庭 帶三位小朋友的親身經歷,另我們印象深刻。

關於檳榔西施和
脫衣電子花車

這真的是台灣的特產,不只這位瑞士記者印象深刻,這次我們回台灣接待兩位從倫敦來台灣玩的泰國朋友,我問他們來台灣看到了什麼新鮮事嗎?她們
回答是,冷颼颼的冬天裡,竟然還可以在路邊看到不少穿著非常涼快的小姐在賣檳榔。

台灣一方面自豪有連任兩屆的女副總統,女性地位抬頭,但是另一方面,綜藝節目和新聞媒體卻還是不斷廉價消費女性,看看這幾年的資訊展、車展、甚至是書展的show girl文化,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什麼鏡頭前新女F4團體、街頭邊的檳榔西施或是葬禮上的
脫衣電子花車,只不過是這種怪異文化下的副產品罷了。

關於無所不見的電視螢幕和最多帶近視眼鏡的國家

或許是因為台灣外銷液晶螢幕世界第一,現在台北街頭的電視螢幕密度大概世界前幾名了。捷運月台、公車、長途巴士、計程車、甚至在機場裡的台灣小吃餐廳裡,全都佈滿了液晶螢幕,撥什麼好看的節目呢?全都是即時新聞和廣告。那家機場餐廳裡,每張餐桌上都擺了一台液晶螢幕,對坐的兩人,一邊吃牛肉麵,不講話,而是一起看電視。

這次回台北,走到哪裡都是電視螢幕,讓我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我只想問一句,台灣的電視新聞有這麼好看嗎?這是因為我們台灣人有缺乏即時資訊的焦慮和恐懼,深怕趕不上最新的時代,不知道別人已經知道的新聞,還是人和人之間,只剩下冷漠,寂寞的雙眼和心靈沒地方放,只好看電視。

關於十字路口發瘋狂奔的小綠人

在台灣,做什麼事情都要快,要又效率,樣樣都要十倍速,深怕歇一下下,就要被別人趕過去了。

這種快快快的文化,不是悠閒散散的歐洲人所能了解的。在英國,政府規定年假至少20天(不含週末假日),英國人還自認是歐洲國家裏最有競爭力的,因為法國和德國的年假更多,一週還只工作35小時,禮拜五只要上班半天就行了。

台灣凡事都要快的文化,不只反映在發瘋狂奔的小綠人身上,也可以在政府機關和私人企業普遍的行事風格上看出端倪。政府做事要衝衝衝,卻常常缺乏通盤長遠的規劃,每一位新上任的首長,都想端出立竿見影的政績。私人企業講求效率的影響,就直接反應在大家每天加班到晚上八九點的超長工時上。大家都做的很累,工作的很緊張,也知道長期加班會影響健康,卻無奈地沒辦法改變現狀。文化的形成和改變都不是一朝一夕的。

關於台灣人的富裕和不快樂

回到我問朋友的問題,
"你覺得這一兩年來,台灣有什麼變化嗎?","台灣位居世界第16大經濟體,和世界各國相比,已經算是富裕國家,為什麼台灣人還這麼不快樂呢?"

一年多前,當我剛在倫敦找到工作回台灣時,大部分的朋友都對我說,台灣現在很糟糕,看不到希望和未來,他們建議我如果能留在國外,就儘量移民留下,不要再回來了。我當時聽了很難過,曾幾何時,樂天打拼的台灣人,竟對未來如此消沉而失志。我當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他們失去希望的心情,只能說,
無論如何我們將來還是會回來的。

一年過去了,換我提問大家,為什麼大家不愁吃穿,有車有房子,卻仍然不快樂?在園區工作的朋友說,看得到的將來就是一定要去大陸發展,大陸發展的有多快多好,快速成長的情形就像六七零年代的台灣。可是,當我又問他們,要你們現在帶著老婆小孩移民大陸發展,你們願意嗎?在座十多位朋友卻沒有一位點頭。

為什麼?因為台灣才是我們的家,沒人想遠離台灣的家人和朋友。

我想這可能就是台灣人有錢卻又不快樂的原因。當媒體總是說台灣有多糟糕,對岸哪裡好,儘管是偏頗和不完全的資訊,人們聽久了,也就相信自己是不如人的,以為國民平均所得一萬四千美金的國家,不如一個
國民平均所得三千美金的國家(註一)。認為希望都在對岸,卻又不想、不願或不能去對岸發展。

如果台灣要比,也不是和對岸比,而應該向已開發的歐美國家學習,健全法律規章,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將製造業提昇為知識和創造性的產業,這樣才不會被他國低廉的勞工成本取代。

新聞媒體的負面報導對大家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搞得大家終日惶惶,自認台灣就要不行了。試問,一個對未來悲觀的人,能打起精神開創嶄新的未來嗎?我覺得,如果台灣人富裕卻不快樂,媒體有相當大的責任。

以上是五色鳥讀完
台灣的愛與寂寞 的感想。期待看到大家的討論和閱讀心得。

註一:如果考慮當地物價,比較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在2005年所公佈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 GDP (PPP) $ per capita,台灣是$27,721(
世界排名第24),南韓是$20,590(排名第34),中國則是$7,198(排名第87)。以上資料參考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Wikipedia

延伸閱讀:
台灣的愛與寂寞

更多閱讀建議:
初次來訪,請看 關於五色鳥和我的旅英札記
熱門文章,請看 全站和每季人氣 Top 10 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o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