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英國到底如何致富的?從兩年多前我來到這個高物價和所得的國家,就一直很好奇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英國是個島國,天然資源並沒有其他大陸國家豐富,來自英國的知名全球品牌也不多,反而大部分的日常用品都是從外國進口,超市裡大部分的生鮮蔬果也是來自西班牙和肯亞這些溫暖的國家,感覺上進口的東西比出口還多。所以我一直覺得很奇怪,英國究竟是如何賺錢致富的?維持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的表現。

我曾經問過幾個英國朋友這個問題,卻得不到明確的答案,他們只說應該是金融業和顧問業幫英國賺錢的。幾個外國朋友還說,講難聽一點,英國的財富還不是靠老祖宗,一兩百年前在世界各地佔據殖民地,掠奪別人的資源累積而來的。但是這些說法,都不太能說服我,因為英國的經濟也曾在1980年代非常蕭條,是直到把國有企業私人化後,才漸漸好轉。

存疑了很久,我終於在最近 BBC2 製作的電視節目"What makes Britain rich?"中,獲得了解答。網路上找不到節目提供的資訊,五色鳥特別將該節目看了兩遍,邊看邊做筆記,記下英國各產業對整體經濟貢獻的比例。以後如果別人問我這個問題,我應該不會支支吾吾說不出來了。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英國在2005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約一兆英鎊(台灣同期的GDP約3500億英鎊),位居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之後,排名世界第六(台灣排名第十六)。和1955年的國內生產毛額兩百億英鎊相比,50年中經濟活動足足成長了50倍。這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我們可以從上面的圓餅圖,得知2005年英國各產業在這一兆英鎊的GDP大餅中,分別貢獻了多少。

房地產/建築:
16%
最近7年來,英國房地產持續上漲的幅度驚人,有些地區甚至漲了三倍,單是2006年,英國平均房價就上漲了9.9%(資料來源),比基本利率5%還高出許多,難怪我們的英國朋友都說買房子比租房子划算。房價持續上漲的原因,除了經濟持續擴張和利率低檔徘徊之外,還歸功於大量的外國移民創造需求,及鬆綁的不動產投資法規,開放外國資金投資英國的不動產。
農漁牧:
1%
就像大部分工業國家的成長歷史一樣,英國在50年前,農漁牧業還佔有5%經濟產出比例,現在只剩下1%。但是在高生產效能的經營下,英國的農業可以不到2%的勞動力,供給全英國 60%的食品需求。
採礦/石油/天然氣:
2%
倫敦之所以被稱為霧都,並不是氣候造成的霧,而是倫敦的工廠燃燒煤礦產生煙霧,籠罩在倫敦市區,使得倫敦有此"浪漫"的別稱。 由此可知,英國的礦業曾經有多麼輝煌和興盛,直到80年代才逐漸關閉。
水/電/瓦斯:
2%
自法規鬆綁後,除了核能和國防相關產業不得交易之外,英國其他的產業都開放外國投資,民生相關的公共產業也不例外。倫敦地區的電力公司 EDF 就是法國公司。有部份學者指出,這樣的政策可能會危害公眾的利益,畢竟外國商人只想賺錢,不會長期投資,確保水電的供應品質的。
交通/電信:
5%
英國發達的鐵路運輸網,曾經帶動了工業發展,但是自鐵路民營化後,十幾家鐵路公司的服務品質卻參差不齊,而遭人詬病。近幾年,倫敦的地鐵票價年年上漲,2007年就調漲了33%,實在叫人吃不消。相關文章可參考德朵夫人寫的 全世界最血腥的地鐵票_London Tube
製造業:
13%
在50年前,製造業還佔全國經濟產出的36%,隨著全球化的競爭,工廠相繼關閉或外移,現在製造業的比重已大幅降低為13%。 期間曾造成了大量的失業人潮和社會問題,但是在看似蕭條的80年代,新經濟的模式卻悄然形成,原來的僱用大量勞工的生產製造單位,轉型為以知識經濟為主, 專注於研發、設計和提供技術專利的高附加價值的生產公司。
媒體/出版/軟體:
9%
同樣屬於知識經濟的一環,英國的文化創意產業正蓬勃發展中。可別小看這個產業,文化事業也能賺大錢的,席捲全球讀者的哈利波特就是最好的代表範例。英國的足球品牌也是世界知名,伴隨媒體無國界的傳播,足球經營的門票收入只佔整體營收的41%,電視轉撥收益35%,相關產品銷售則佔24%。
零售/批發:
12%
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是進口為主,利用發展中國家低廉的人力成本,生產生活必需品的作法,應該也算是一種後殖民主義的表現吧。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英國人的平均收入是台灣的三倍,可是一般連鎖品牌的衣服售價卻和台灣的價格相去不遠。這省了英國人的荷包,降低了不少生活開銷。
旅遊/餐廳/健身:
5%
屬於個人服務類的產業,旅遊觀光產業創造了180萬個工作機會,佔整體勞動力的6%。
健保醫療/教育:
13%
這是政府支出所創造的經濟活動。這些支出的來源,主要是來自稅收,薪資族所繳的所得稅約佔收入的25%,比起鄰近的德國的36%和奧地利的34%,並不算太高。但是如果再加上商品附加的營業稅和菸酒稅等間接稅15%,英國的薪資族平均要繳個人收入的40%給政府。像我們這些外國工作者,繳了大筆的所得稅和健保費用,卻無法和英國公民一樣享有相同的社會福利(失業補助、老人年金…),這樣的外勞政策應該對英國政府的財政有很大的幫助。
私人醫療/教育:
5%
 如果不喜歡公立的醫院和學校,也可以選擇私人醫療和教育服務。
金融:
17%
包括銀行、退休基金、避險基金、相關會計和法律顧問服務業,除了集中在倫敦的西堤區(City)之外,15年前由倫敦東南二區的舊碼頭區再造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現在也已經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吸引超過五百家銀行和八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業菁英在此工作,也間接創造並帶動許多相關產業。


未來的英國,仍將繼續朝知識經濟的方向發展,著眼於高科技、創意產業和金融服務業,預計在未來這三個產業的產出將會佔英國整體經濟的一半。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的未來應該往哪裡去呢?同樣是歐亞大陸邊陲地帶的島國,台灣是不是能繼續保持經濟成長,可能也要端看是否能順利將製造業為主的經濟體,升級為以知識經濟為主的新經濟模式吧?

延伸閱讀:
Economy of the United Kingdom
Causes of Growth differentials in Europe


更多閱讀建議:
初次來訪,請看 關於五色鳥和我的旅英札記
熱門文章,請看 全站和每季人氣 Top 10 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ofeng 的頭像
    haofeng

    五色鳥和飛魚的旅英札記

    hao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