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Climate Change Experiment@五色鳥的電腦, Oct 2006
相信大家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並不陌生,近幾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已經不斷地對各國政府提出警告,但是,大部分的國家仍在觀望,並未正視這個屬於地球村的問題。意外的是,昨天,英國政府竟然提出一份來自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大師 Sir Nicholas Stern 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調查報告,這是第一次由經濟學家提出全球氣候變遷的警告。

在這份700頁的報告中,
Sir Nicholas Stern 明確指出,如果世界各國不立即採取行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未來五十年內,世界各國將有巨額的經濟損失,並因乾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的天然災害,產生龐大的難民。報告中甚至估計了可能損失的金額。

這兩天英國報紙和新聞的頭條都和氣候變遷有關,英國首相
Tony Blair 聆聽簡報後指出,這份報告是他在位的時期裡,對英國政府最重要的一份報告,英國應該在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方面對其他國家做出榜樣。其他各政黨和意見領袖也透過媒體積極討論如何因應。

台灣的媒體對此新聞和事件報導並不多,五色鳥並不是專業的記者和翻譯,但是我一直都很關注這個氣候變遷的議題,所以我想試著節錄並翻譯這份調查報告的重點和新聞,提供給關心環境的朋友們參考。
以下翻譯自 BBC News 的專題報導 At-a-glance: The Stern Review

依據
Sir Nicholas Stern 提供給英國政府的報告,氣候變遷將對全球生態和經濟造成以下的影響:

氣溫上升
  • 二氧化碳排放已經造成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攝氏 0.5 度。
  • 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再未來 50 年之內,全球氣溫將有超過 75% 的機會上升攝氏 2~3 度。
  • 全球平均氣溫也有50%的機會上升攝氏 5度。
環境衝擊
  • 冰河融化將增加淹水的機會,但是又會造成 1/6 的全球人口面臨缺水的危機。
  • 穀物農田的面積減少,特別是在非洲地區。
  • 海平面上升將造成兩億人被迫流離失所。
  • 40% 的物種將面臨絕跡的威脅。
  • 全球將會有更多極端惡劣的氣候(颱風、乾旱、酷寒...)。
經濟衝擊
  • 極端的氣候將減少 1% 的世界總生產毛額(GDP),約3680億英鎊 。
  • 氣溫上升攝氏 2~3 度將減少世界經濟生產 3%。
  • 如果氣溫上升攝氏 5度,那世界經濟生產將減少 10%,貧窮國家的經濟生產的減少幅度則超過 10%。
  • 最糟的情況下,全球的消費額將減少 20%。
  • 為了穩定經濟在可控制的水準,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在未來 20年內穩定下來,並在接下來的 20年內每年減少 1~3%。這個措施的成本約世界總生產毛額(GDP)的 1%。
可選擇的行動
  • 減少消費者對重污染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 讓全球能源供給更有效率
  • 在"非能源"的排放上付諸行動,避免森林面積的減少,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負面影響。
  • 鼓勵節淨的能源和大眾運輸等技術,在 2050 年達成 60% 的能源來自非石化燃料。
政府的回應
  • 創造全球二氧化碳的價格市場
  • 將歐洲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機制Europea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EETS) 延伸至全球,將美國、中國和印度納入。
  • 為 EETS 設定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目標,到 2020 年減量 30%,2050 年減量至 60%。
  • 通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法案,並成立獨立機構監督。
  • 鼓勵英國企業投資綠色環保科技,目標創造十萬個新工作機會。
  • 聘請致力於環保政策的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擔任政府環保政策顧問。
  • 與世界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合作,提供貧窮國家兩百億美金的資金對抗全球氣候變遷。
  • 與巴西、巴不亞紐新幾內亞和哥斯大黎加等國合作,提倡林業的用續經營,避免森林不斷減少。
英國首相 Tony Blair 指出,現在投資一塊錢可為將來省下五塊或是更多金額的損失,現在一定要馬上開始行動。


自簽署京都議定書之後,英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減少 14%,另外法國、德國、希臘、冰島、瑞典和摩納哥都幾近完成京都協議的目標。可是,其他如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比 1990 年排放水準高出 49%。美國總統布希至今能不願意簽署京都議定書,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水準。

接下來是五色鳥的個人觀點。

氣候變遷的問題是全球各國共同
問題,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喝,在這個全球的共同挑戰中,各國都在觀望,沒有人想先關閉工廠,付出改善環境的成本。這肯定會是一個難度非常高,但時間又很緊迫的國際議題。很高興終於看到英國政府認真看待這份報告,並準備帶頭行動。

我很想看看美國政府將如何回應這個議題,畢竟美國在野的民主黨對能源和環保政策和現任的布希的共和黨完全不同,英國政府僱用美國民主黨前副總統高爾擔任顧問,應該也是希望對美國政府造成某種壓力,美國總統大選很快就會到了,如果布希領導的共和黨想贏得連任,就必須迎合主流民意。

再回頭看看英國和歐洲因應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政策,英國政府打算開徵 Green Tax,包括增稅提高航空票價,對排氣量大的汽車開徵環保稅,強制規定新建房屋必須符合更嚴格的環保省能標準。政府將拿所徵得的環保稅,補貼開發中國家減少砍伐森林和關閉高耗能工廠的損失。

乍聽之下,這個方法應該不錯,可是這樣把廢棄排放量價格化和商品化的方式,真的能反應出廢氣對環境的影響嗎?誰能計算排出一噸的廢氣所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有多少?誰又能決定因為一噸廢氣而滅絕的生物的生命價值呢?

另外,允許國內工廠和車輛繼續排放廢棄,卻希望其他開發中國家減緩設立工廠和電廠的思維,似乎有違公平正義的原則,好像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中國和印度這兩個開發中國家,是否願意配合?值得觀察。

我現在看來,幾個已開發國家,特別是現在的美國政府,只想盡量掠奪世界上更多的能源,累積自己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沒有大國的風範,肩負起身為地球村裡大家長的責任。不知道這些國家是不是認為,現階段就是儘量壯大自己最重要,如果地球氣候發生大變化,即使自己的國土不適合居住,也可以憑藉自身強大的國力,爭奪其他有限的水資源或是土地,怎麼樣它都不會輸。希望這只是我悲觀的猜測,將來不會成真。

身為小市民,除了等待政府回應調整環保政策之外,也可以選擇積極的從自己做起。以行動支持環保社團,
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環保觀念,隨手就可以做環保的。11月4日在大安森林公園有對抗地球暖畫的全球大遊行,歡迎關心環保的朋友參加,可惜我沒辦法前去。

資料引用:
Stern Review summary @ BBC
Sir Nicholas' presentation @ BBC
BBC Climate Change In Depth

延伸閱讀:

11月4日來參加對抗地球暖化全球大遊行
隨手作環保
BBC 全球氣候變遷計畫
愛台灣,請了解、珍惜、關心和保護它

更多閱讀建議:
初次來訪,請看 關於五色鳥和我的旅英札記
熱門文章,請看 全站和每季人氣 Top 10 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o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